返回目录

正文

前言

19世纪俄国文学经典导读 作者:杨明明 编


前言

进入新千年以来,随着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升级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俄两国关系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高级俄语人才的培养也由此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俄罗斯文学作为我国高校俄语专业的传统核心课程之一,因其提升学生人格境界、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人文情怀的功能一直受到国内高校的普遍重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成果。这些都为本教材的编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及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多次谈及俄罗斯文学,指出俄罗斯文学经典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本教材的编写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本着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原则,在积极借鉴国内外已有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更新编写理念,努力拓展编写思路,重新定位编写目标,以期达到深化学生对俄罗斯民族性格与文化的理解,提升其独立思考、研究能力与人文素养的目的。

本书作为高校俄语专业“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学名著选读”等课程的配套教材,是国内第一部用俄语编写的对俄罗斯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解读的教材。书中共收录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24位19世纪俄国经典作家的43篇代表作品,充分体现了19世纪俄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整体面貌与风格特征。

与国内外现有教材相比,本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对于经典篇目的选取,本教材以习近平总书记推荐的俄罗斯文学名家名著为基础,适当增补了一些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以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与了解19世纪俄国文学,感受其深刻的思想性与高度的艺术性。

其次,本教材对于篇幅较短的抒情诗,采用全文收入的方式;而对于篇幅较长的小说或叙事诗,则以内容提要的形式对作品进行概述。此外,每篇作品均配有赏析,以便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学经典的理解。课后还附有思考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阅读与独立研究。

最后,本教材全部以俄语编写,在充分考虑学生俄语水平的前提下,注重教材的学术性,力争使其既可应用于高校俄语专业“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学名著选读”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又可为广大俄罗斯文学爱好者与研究者提供参考。

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研究员、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授谢·阿·基巴利尼克先生应邀对本教材进行了审订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教材的编写历时数年,期间参阅了大量文献。书中各章虽附有参考文献,但仍难免有疏漏之处,欢迎相关作者指出,在此一并致谢。

限于编者的能力与水平,书中必定存有错误与不当之处,衷心期待使用本教材的教师与学生提出批评、意见与建议。

编者

2016年6月28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AG体育 www.njdml.net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